榴莲的自述作文(汇编十五篇)
2025-06-13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15篇读书心得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心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英国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对于我而言,书是伴我一块长大的亲密伙伴。
每天,做完功课后,我都要翻开课外书,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每个有趣的故事感受着每个动人的情节,欣赏着每个优美的段落,并与书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同呼吸共命运。
快乐离不开读书。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从小就爱读书,从小时候接触的第一本《看图说话》,到漫画、卡通、寓言、童话和小人书,慢慢地迷上了阅读。
《安徒生童话》让我学会了主人公的善良、机智和勇敢,《狐狸和乌鸦》和《皇帝的新装》这两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不要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
凡事都要动脑想一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像她那样受苦受难的孩子,使我认识到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告诉我,只要朝着认定的目标奋进,就一定会成功。
书——真的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十万个为什么》向我撩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宇宙探秘》让我体味到科学的神奇。
读书,让我心情快乐!读书,使我视野开阔!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让我的学习充满阳光,读书使我一天天充实,一天天长大!我爱读书!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2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日出唤醒大地,读书唤醒头脑”“读一本好书,会使人一生受用”。因此,我们要:热爱读书。
同学们!在祖国和平的蓝天下,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我们比先辈拥有更优越的学习条件,能心无旁骛、日以继夜地遨游学海,向书山攀登。
志存高远,只争朝夕。我们要在学好课本知识后,博览群书,在书中领略李白的潇洒,感受苏轼的豪放,思索鲁迅的冷峻深邃,品味冰心的情真意切。
经历苦难的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灵的和平、精神的慰藉。朋友可能离去,而书籍确实最忠诚的伙伴;时光不作停留,但阅读却能让我们永葆青春。不仅如此,读书还能使我们和古今中外的大文豪交流,依他们的指引,历史的大门为我们洞开,文学的殿堂任我们漫步,未来在向我们展现理想的蓝图!
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那是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常读常新!
所以,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阅读憾人心弦的高贵作品,汲取超越性灵的智慧精华,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在书籍中沟通过去与未来。
同学们,让我们都来与书为伴:文学的、艺术的、知识的、科技的、思想的、生活的。只要是好书,就一定开卷有益;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充满智慧;只有以书为伴,我们的思想才不贫穷、不孤独,情操才能得以陶冶,生活才会充满情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通行。
谢谢大家!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3
闲来无事就拿《爱的训练》不停的翻着看着。一页、两页……我渐渐地被书中的小短篇吸引住了,仿佛我就是书中的那个小男孩,我班的同学仿佛都成了书中男孩的同学。我身临其境的一边读着一边感受着。
这部《爱的训练》篇篇洋溢着爱,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所蕴涵散发出,真的爱,宏大的爱,诉说着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一部最为真诚的训练的爱,训练的爱在眼前呈现升华。
《爱的训练》里,费鲁乔的血,我仿佛是并住呼吸阅看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但,这一篇像似洗涤心灵真爱的篇节,深深吸引着我,几乎和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在瞬间,却用无声的爱,爱惜了自己的姥姥……用无声似有声的举动呈现了英雄的行为壮举。
一种责怪、诉落声,不停地从姥姥那喇叭筒的嘴里飘出来。“当心呀,费鲁乔,你正往歪道上走,我见过好多孩子都像你这样开头,先从家里跑出去,跟其他孩子打架,输钱,然后慢慢从投石子到动刀子,从耍钱到干其它坏事,从干坏事最终抢劫。”
费鲁乔站在不远的地方,身子靠在厨柜,没有一叮点辩解。听着奶奶说。
他就是这样特殊顽固的一个小男孩,即使心存多愧疚,“我错了,原谅我吧。”像这样的话,都很难从他嘴里说出来。时常就是心软,也不表露出来。
读完了这篇之后,我感受到了他的内心爱。虽然平常费鲁乔。从来都不在嘴上表达对家人的爱,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英雄的赞歌。现在,我回想起自己的奶奶,使我更加惦念和爱我奶奶。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对我特殊的好。似乎觉得,从我刚生下来,奶奶就在我的身边。我慢慢长大,奶奶从托儿所、幼儿园接送我。生活中照看我、疼爱我、带我去玩。因此,我特别宠爱奶奶、感谢奶奶。我给奶奶捶背,奶奶开心而兴奋地直说:“孩儿真孝顺!”
奶奶很好满足的`。只要你说声:“奶奶辛苦了”或“奶奶你真好”之类的话,再给她捶捶背、揉揉腿,她就会更心满意足的。现在我难受的是奶奶走了。
费鲁乔走了……我们的小英雄走了……一颗美丽的童心走了。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时间,努力为我们这个短暂的生命之旅,留下一些美而好的难忘的记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英雄,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英勇无敌,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是一个人的努力充分呈现出了人性和爱的光辉。冷静地迎接死亡和威逼,这呈现了多么崇高的爱,费鲁乔就是一个值得赞美,可歌可泣的英雄。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4
【原文展示】
石榴
郭沫若
五月过了,太阳增强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奇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阅读训练】
1.作者说石榴是:“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这里所说的杨柳之长是什么?海柳之短又是什么?
2.“石榴树就是这少数树木中最可爱的一种。”作者为什么说石榴树是最可爱的?
3.摘写文章的两个比喻句,简要说说其特点。
4.文章结尾的“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5.作者说“我本来就喜欢夏天”这是为什么?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长”指的是:奇崛、清新;“短”指的是:枯瘠、柔媚。
2.因为其他树都在太阳的威力下不再争妍斗艳了,而这时石榴却开起花来,单是这种顽强的精神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了。
3.例句:①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②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特点:这些比喻句都和作者考古学家的身份有关系。
4.再从味觉上进一步抒写对石榴的喜爱,把浓烈的赞美之情推向新的高峰。
5.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表面上看,作者是在抒写自己的感受,实际上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美好人生的强烈追求。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5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词,总觉得原本沧桑的文字依旧富有激情,时光飞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孕育滋养了几代人,经久不衰。
我出生在北方,艾青生于浙江金华,属于南方,但他却对异乡疆域的北方充满热爱。读着他的《北方》,仿佛已置身于苍茫的北国土地上,厚厚的黄土地给我带来沉重感,我只身站在无垠的荒漠上,望着从更远的北方吹来的无情的风,正肆虐地带来贫穷与饥饿,当时的风很寒冷,但不是刺骨,却给人带来透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山坡、河岸、颓垣与荒冢都在呻吟,感叹这个时代的悲哀与不易。我终于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是些什么,是无奈,是痛苦。那种从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光明社会的企盼。
我顺着作者的笔处,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无奈与痛苦,见到了不愿看到战争与磨难、渴望和平的`广大劳动人民,也体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尽管这片土地上充满贫瘠与痛苦,但它是经过了五千年的洗礼,这上面有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哺育中华儿女的黄河,古老的国土,古老的河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是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的、与最古老的种族。文字很简短,却深深震憾着我,因为它承载的是那个时代中国广大群众的精神与信念,寄托着北国明天的和平曙光。
作者以笔为枪,以纸为战场,猛烈抨击侵犯我中华土地者,以博爱之心真实反应出农民的不易与艰苦,正是他的爱国爱民之心,他的诗词才值得被千秋万代所传唱,颂扬!
我要思考那个时代以及我现在的生话,就算缺少或没有艾青的博爱与企盼,北方人也会继承先祖信仰,勇敢地生活下去,我也要学会勇敢、坚强,努力奋斗,达到理想的生活!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了解“说”的特点;
2. 继续掌握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
3. 学习以莲喻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方面
联系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花 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能力方面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难点目标:以花喻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 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 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 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 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师: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师: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明确]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师: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那么,下面我们结合“时代与环境资料”(打开多媒体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后,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些“莲花”的品格?
提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小结:大家说得棒极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提示] 对比 、衬托(正衬、反衬)
(2) 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提示]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 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提示]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 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 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2.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央视”2003年4月20日晚播出的《内江城管透视》),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五、 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1. 延伸积累,师生补充有关描写“莲花”的诗句。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 反馈检测:
1、填空。
①本文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是__________。
②本文中作者拿____和____与莲对比,前者是_____,后者是______,作用是突出_______。
2、说话练习:
根据课文,把莲、菊、牡丹三种花“品格”的高下排个序,并说明理由。
答案:“品格”的高下是:(1)莲,(2)菊,(3)牡丹。理由,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准备的理由是:牡丹虽艳丽,但象征荣华富贵,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虽然清逸脱俗,但逃避现实,消极处世,不值得仿效;莲花的生活态度比菊花积极,它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难能可贵。注意:教师要鼓励发言积极,有思想、有文采的学生。
七、 结束语
课上,同学们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为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为了使这篇课文进一步得到深化和运用,今天回家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莲花的“亭亭净植”同时,别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八、 布置作业。
1、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它物件。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
九、 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濯清涟而不妖 纯真自然,不显妖媚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教后
心得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7
夜晚,教室里静悄悄的。突然,一阵吵闹声打破了沉静的夜晚。原来是教室里的空调、饮水机、电灯等吵闹了起来。
饮水机高傲的说:“我是最有用的,因为我的力气大,可以背动很大的水桶,同学们喝水储存就靠我了。”
“不对,我最有用的!夏天,天气那么炎热,我空调大哥吹出来的风冰冰的,让大家特别凉爽,老师有精力批改作业,同学们从操场上回来也不会叫苦连天的喊好热呀、好热呀啦!”空调皱着眉头说。
“我才是最有用的!”电灯不服气的说。“因为我们能给人们很多光明,让他们黑夜里也能工作。”
大屏幕和黑板兄弟一起说:“我们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有用的。正是因为有我们,同学们才能跟老师学知识。”
他们争论了起来。
“不对,我最有用!”
”才怪,我才最厉害!”
“你们说的不对,我才最主要!”
“停!停下!停下来!STOP!大家听我说,你们不要再吵了。虽然我们的本领有大有小,但是我们大家各尽其责,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为人类造福啊!“讲台上的大桌子老师严肃的说。
“大家一起说团结起来为人类造福!”
“团结起来为人类造福……"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8
放学了,小朋友们都陆陆续续地回家了。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教室里的扫把、桌子、地板、黑板、椅子、垃圾桶还在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慢慢地,夜渐渐深了?
忽然,从教室的最后一排传来了一阵阵的抽泣声。扫把妹妹伤心地说:“人家本来很干净的',可是被小主人弄得比猪还臭了。”
“我都快要死了,我每天都被小主人弄得遍体鳞伤了。”桌子哥哥有气无力地说。
“我可经不起小主人在我的身上乱涂乱画了,”黑板奶奶悲伤地说道。
“我这老骨头看来快不行了!”这时在一边的地板爷爷伤心地呜咽着,“下课时,小主人就马上冲出教室,把我踩得到处是脚印?”
“哎哟喂!我也好不到哪去,小主人在上课的时候,坐在我身上不停地揺晃,而且下课后还踩在我的身上和小伙伴打闹,在我身上留下了许多痕迹,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就不行了。”椅子弟弟边呻吟边说。
“唉——!”垃圾桶姐姐叹了一口气说:“我比你们更惨,小主人们每天都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往我嘴里塞,每天都我肚子塞得满满的,还有些小主人站在老远就向我投垃圾,可又没有姚明的本领,掷到我身上那叫一个痛啊,扔在我脚边,我现在里里外外又脏又臭。”垃圾桶姐姐伤心地说。
黑板奶奶听到后,连忙拿起粉笔在自己的脸上写了几个大字:爱护公物,人人有责!
第二天,天亮了。教室里悲伤和痛苦的气氛也消逝了,教室里仍旧静悄悄的。好像昨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只有黑板奶奶身上的几个大字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9
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想起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鲁滨逊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独自生存二十八年,靠的就是他的智慧和劳动:假如他不去劳动,那么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假如他没有知识,那么他只有在荒岛上病死的可能。
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在荒野中搭帐篷,掘山洞,打围墙,为自己筑起一个安全坚固的“城堡”,免受食人族的侵害。有了住,还得有吃。从船上运下来的食品虽然不少,但确是有限的,如果不自力更生,就会坐吃山空。于是鲁滨逊又开始自己种庄稼,圈养家畜。荒岛上的天气变化无常,鲁滨逊上荒岛的第一年就病倒了,病得很重,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这是他运用了巴西人无论得什么病都不吃药而吃烟叶这个实例,成功地救了自己一命。
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感到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有了智慧和劳力,在一个荒岛上生活二十八年也不是什么难事。
《 鲁滨逊漂流记》,一本让人惊叹人类智慧和勤劳的巨大著作,让人惊叹生命的美丽。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一个经历了平常人未经历过的.磨难。在一无人的荒岛上,自力更生,抗击一切的自然灾害,抗击一切的可怕困难。终于,凭借自己的顽强意力和勤劳,开垦了一片天地,自己也回到了国土上。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10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好,我向大家推荐的好书暂且保密。
这本书不仅里面有很多好词好句,而且它是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笔下丛书之一。
我带来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罗克的大灰狼,它心地善良,爱冒险,又经常办了一些很糟糕的事,他还经常闹笑话,真是又可怜又可爱。
罗克号称是一支来自北方的狼,不嚎则以,一嚎惊人。曾经率领三个民间子弟半路杀上全国花样滑冰比赛现场,勇夺冠军;他听说玉米粥大学拒收貌丑学生,用自己获得全球辩论大赛亚军的铁嘴钢牙免费为其辩论;为了做一名出色的间谍,他忍辱负重,在异国的狼山生活多年,躲过了敌人的.追剿;他曾把希望寄托给下代,棍棒相加,把儿子培养成了台球冠军的胚子,他花五百元请来一位气功大师作弊,因为奖金分配,气功大师做告密小人,小罗克的冠军资格被取消,罗克气的住进医院,气功大师捧假花探望,道出真相:比赛是因为坐的远,根本没帮上忙……
怎么样,酷吧,你一定动心了吧!对了,这本书的名字就是《大灰狼罗克》!
谢谢大家!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11
①我喜爱石榴,但不是它的果,而是它的花。石榴花,红得锃亮,红得耀眼,同宇宙间任何红颜色,都不一样。古人诗:“五月榴花照眼明。”著一“照”字,著一“明”字,而境界全出。谁读了这样的诗句,而不兴会淋漓的呢?
②在中国,确有大片土地上栽种石榴的地方,比如陕西的秦始皇陵一带。从陵下一直到小山似的陵顶上,到处长满了一棵棵的石榴树,气势恢宏,绿意满天。可惜我到的时候,已经过了开花的季节。只见树上结满了个头极大的石榴,累累垂垂,盈树盈陵。可惜红花一朵也没有看到,实为莫大憾事。遥想旧历五月时节,花照眼明,满陵开成一片亮红,仿佛连天空都给染红了。那样的风光,现在只能意会神领了。
③在我居住最久的两座城市里,在济南和北京,石榴却不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济南南关佛山街的老宅子,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西屋是正房,房外南北两侧,各有一棵海棠花,早已高过了屋脊,恐怕已是百年旧树。春天满树繁花,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嗡嗡成一团。北屋门前左侧有一棵石榴树。石榴树本来就长不太高的,从来没有见过参天的石榴树。我们这一棵也不过丈八高,但树龄恐怕也有几十年了。每年夏初开花时,翠叶红花,把小院子照得一片亮红。
④院子是个大杂院。我们家住北屋。南屋里住的是一家姓田的木匠。他有两个女儿,大的乳名叫小凤,小的叫小华。我决不迷信,但是我相信缘分,因为它确实存在,不相信是不行的。缘分的存在小华和我的关系就能证明。她那时还不到两岁,路走不全,话也说不全。可是独独喜欢我。每次见到我,即使是正在母亲的怀抱里,也必挣扎出母亲的怀抱,张开小手,让我来抱。按流传的办法,她应该叫我“大爷”;但是两字相连,她发不出音来,于是缩减为一个“爷”字。抱在我怀里,她满嘴“爷”、“爷”,乐不可支。
⑤这时正是夏初季节,石榴花开得正欢。有一天,吃过午饭,我躺在石榴树下一张躺椅上睡午觉。大概是睡得十分香甜。“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可惜,诸葛亮知道,我却不知道。不知道睡了多久,我朦胧醒来。睁眼一看,一个不满三块豆腐干高的小玩意儿,正站在我的枕旁,一声不响,大气不出,静静地等我醒来。一见我睁开惺忪的眼睛,立即活跃起来,一头扎在我的怀中,要我抱她,嘴里“爷!爷!”喊个不停。不是别人,正是小华。我又惊又喜,连忙把她抱了起来。抬头看到透过层层绿叶正开得亮红的石榴花。
⑥以后,我出了国。在欧洲待了十一年以后,又回到祖国来,住在北京大学中关园第一公寓的一个单元里。我床头壁上挂着著名画家溥心畲画的一个条幅,上面画的是疏疏朗朗的一枝石榴,有一个果和一枝花,那一枝花颇能流露出石榴花特有的照眼明的神彩。旁边题着两句诗:“只为归来晚,开花不及春。”多么神妙的幻想!石榴原来不是中原的植物,大约是在汉代从中亚安国等国传进来的,所以又叫“安石榴”。这情况到了诗人笔下,就被诗意化了。因为来晚了,所以没有赶得上春天开花,而是在夏历五月。等到百花都凋谢以后,石榴才一枝独秀,散发出亮红的'光芒。
⑦我那时候很忙,难得有睡懒觉的时间。偶尔在星期天睡上一次。躺在床上,抬眼看到条幅上画的榴花,思古之幽情,不禁油然而发。并没有古到汉代,只古到了二十几年前在佛山街住的时候。当时北屋前的那一棵石榴树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物,而今却杳如黄鹤早已不存在了。而眼前画中的石榴,虽不是真东西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世事真如电光石火,倏忽变化万端。我尤其忆念不忘的是当年只会喊“爷”的小华子。隔了二十多年,恐怕她早已是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⑧整整四十年前,我移家燕园内的朗润园。门前有小片隙地,遂圈以篱笆,辟为小小的花园,栽种了一些花木。十几年前,一位同事送给我了一棵小石榴树。只有尺把高。我就把它栽在小花园里,绿叶滴翠,极惹人爱。我希望它第二年初夏能开出花来。但是,我失望了。又盼第三年,依然是失望。十几年下来,树已经长得很高,却仍然是只见绿叶,不见红花。我没有研究过植物学;但是听说,有的树木是有性别的。由树的性别,我忽然联想到了语言的性别。在现代语言中,法文名词有阴、阳二性;德文名词有阴、阳、中三性。古代梵文也有三性。在某些佛典中偶尔也有讲到语言的地方。一些译经的和尚把中性译为“黄的”,“黄的”者,太监也,非男非女之谓也。我惊叹这些和尚之幽默。却忽然想到,难道我们这一棵石榴树竟会是“黄的”吗?
⑨然而,到了今年,奇迹却出现了。一天早晨,我站在阳台上看池塘中的新荷,我的眼前忽然一亮,“万绿丛中一点红”。我连忙擦了擦昏花的老眼,发现石榴树的绿叶丛中有一个亮红的小骨朵儿。我又惊又喜;我们的石榴树有喜了,它不是黄的了。我在大喜之余,遍告诸友。有人对我说:“你要走红运了!”我对张铁嘴、王半仙之流的讲运气的话,一向不信。但是,运气,同缘分一样,却是不能不信的。说白了是运气,说文了就是机遇。你能不相信机遇吗?
⑩说老实话,今年确是有一些连做梦都想不到的怪事出现在我的身边。求全之毁根本没有,不虞之誉却纷至沓来。难道我真交了好运了吗?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现在是收获得太多,而给予得太少,时有愧怍之感。我已经九十晋二,富贵于我真如浮云了。我只希望能壮壮实实地再活上一些年,再做一点对人有益的事情,以减少自己的愧怍之感。我尤其希望,在明年此时,榴花能再照亮我的眼睛。(作者:季羡林文字有改动)
1。阅读全文,作者与石榴花的结缘先后有哪些故事?试作简要梳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通篇,作者在写作时多次引用了古诗词。结合文中某一处地方为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中,作者说“到了今年奇迹却出现了”。这“奇迹”指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季羡林先生说过:“怀旧就是有人情味儿一种表现。而有人情味儿是有很高的报酬的。怀旧能净化人的灵魂。”阅读第③—⑨段,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老家济南的旧宅子里,北房门前有一棵石榴树,花开时节,翠叶红花,把大院照的一片通红;北京中关园第一公寓家里,画家溥心畬送我的画作“只为春来晚,花开不及春”,画面上那一枝石榴花流露出特有的照眼明的神彩;移家燕园朗润园以后,在门前的隙地上种植了一棵石榴树,小石榴树经历十几年的成长,终于在今年绽开了第一朵石榴花,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奇迹。(评分:4分。)
2。示例:古诗词句高度凝练地表达了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或强烈的情感,恰当引用古诗可以将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某些内容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如文章开头“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处地方,将五月夏初时节石榴花开,万绿从中数点红的画面极富质感和画面感的表现出来,给人美的享受。评分:(4分,每点1分。)
3。奇迹,有想不到、事情发生的很意外的意思。说院里的石榴树开花是个奇迹,是因为小树十几年来从未开过花,让我以为它不会开花,而在我不存任何念想的时候它居然开出了一朵花,并且伴着这花的开放,真的在生活中带给我太多的惊喜。(评分:3分。)
4 3—9段,作者回忆了数十年来辗转各地生活和石榴花有关的人和事。写的是石榴花,更写花的背后的人,写的是人对生活的怀念,对人与人之间那份情谊的不舍。而在这怀念中,我也认识到了情谊的宝贵和弥足珍惜。而生活中接踵而至的各种荣誉与收获,也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评分:3分。)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12
目标:
1、熟读成诵;
2、品析莲的形象美;
3、感悟诗人的品德
设想:
读析品分四块推进
课时:
一课时
程序:
一、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并阅读课文注释及练习
二、导入:教师检查对词义的理解。“之”、“焉”、“者也”、“噫”、“矣”等虚词和若干实词
三、分四块推进
(一)朗读
1、备读:要求畅读五分钟,每个人都必须讲出这篇文章之所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
2、学生尽情朗读
3、课堂发言:如:散句与骈句的交错运用,长句短语的错落有致,叙述、描写、议句的熔为一炉、疑问句、感叹句的穿插使用。全文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诵读起来格外舒畅。
(二)析读
1、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诵读课文
2、教师出思考题:
①全文的主体形象和陪衬形象。(莲——菊和牡丹)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
③文章怎样表现了莲的品质。(文章表现莲的高洁品质,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议论。)
(三)讲读
对课文需要着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主要内容有:
1、直接写莲花的句子,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句句赞莲花,又是句句赞君子,既是描写,又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情趣和清高思想。
2、第一段文字是状物,第二段文字是言志。状物意在赞颂君子的品德,言志则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抄读和背读
课末留几分钟时间,学生自行完成。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朗读、翻译并背诵爱莲说原文。
教学难点:
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方法:
背诵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回忆一下咱们学过的描写莲花的诗句。
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宋代周敦颐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爱莲说》。
二、预习展示
1.字词注音展示
蕃 fán 涟 lián 亵 xiè 濯 zhuó
噫 yī 颐 yí 淤泥yū 鲜有闻xiǎn
2.作家作品展示
周敦颐(1017-1073) ,北宋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谈谈《爱莲说 》这篇文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听录音朗读课文,教师做如下指导:
(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相同的还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体会一下。
(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韵味来“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扬一抑,体会一下。
(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
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读出韵味来。
教师朗读小结:①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②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
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朗读基调。
(1)一生读,
(2)男女生读
(3)齐读
(4)师生评价
3.再次走进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直接描写莲的句子,说说各体现了什么品质。
描写角度 语 句 赋予的品格
明确:生长环境 (出……不妖) 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 (中……益清) 正直、芳香
风度 (亭……亵玩焉) 清高
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四、研读品味
(1)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2.组内交流
3.班上展示
各组派一人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展示,之后讲评。允许听者质疑。
(多媒体可展示有关美句以及答案)
4.背诵课文
采用当堂背诵的模式,鼓励学习小组推荐“最佳背诵者”展示背诵效果,并进行评价。
四、达标测试
1.学生做“当堂达标检测题”,教师监考。
2. 学生做完后,组内相互批改, 多媒体课件展示答案
3.各组汇报批改情况,尤其是错得比较多的题。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14
我想推荐的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写的《情人》,我读的译本是由王道乾先生的译本。而我选择这个译本的原因带着些年少的孤傲与无知。
我有段时间极其喜欢王小波先生的书,那是高二的时候了吧,时间总是很紧,因此我选择读了王小波先生的一部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书里多次提到了杜拉斯的《情人》,王小波先生是这么推荐这本书和这个译本的。“我总觉得读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读过道乾先生的译本,就算知道了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了。”我是总相信,你喜欢的作者会和你对书本有着一样的喜爱和看法,于是我读了道乾先生译的杜拉斯的《情人》。
而这本书,在我不够长久的三年书龄里,被我看了五遍以上。这本书吸引人的不但仅是它本有的内涵,还有道乾先生所赋予的,带着中国文学的意蕴。而我也是存在着一些私心,《情人》中的女主是和一位中国男人在一起的,那除了杜拉斯的语言,用中国的文学语言,也总是再适合不过的。
这本书所讲述的爱情,真实的可怕,这本书表现的人性也是真实的可怕,我喜欢杜拉斯的这种叙事方式,她不谈论什么好坏,只是心底的感受。那个女孩,她觉得适宜的装扮,她做出的决定,她选择的爱人。她明白她的虚荣与卑微,毫不掩饰的欲望与阴暗,很多事情她都不曾隐瞒,她一直都很脆弱,可是杜拉斯女士却用一种意料之内又意料之外的方式,让这只刺猬露出了她柔软的肚皮。那个中国男人是真的爱着她的,而我想,尽管被压抑,尽管不堪,尽管是欺骗,可是还是爱的,女孩也是爱着那个中国男人的。
可是,太晚了,在她还年轻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太晚了。
这本书不但仅在讲那个,会一直爱她爱到他死的情人,更多的是在讲自身的人生,那些隐藏在心底里无人知晓,又无处遁逃的。那些光明与黑暗交织的,无法忘记的曾经。
我从这本书里得到的东西,很难去说的清楚,是一种不服输的倔强,还是一种坦然面对自身的勇气,亦或者是学会了与孤单的相处。
而我也总觉得很多的女孩子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
榴莲的自述作文 篇15
有人曾经说过:“童年是一本书,要靠自己去品尝。”在我看来,童年不仅仅是一本有品味的书,更是一部待人写的小说。《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看完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故事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故事主要讲述了阿廖沙三岁时,从父亲去世,母亲去祖父那里写作,到和祖父去“世界”吃饭。在祖父家里,我经常看到两个叔叔为了争夺家庭财产而争吵,批评公民的残忍,写下母亲死后依赖祖母的生活。作者描绘了祖父的贪婪和吝啬,以及祖母的慷慨和善良。
读这本书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与高尔基不幸的'童年相比,我深深意识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怎么能不努力学习,珍惜它呢?
想到这一点,我被高尔基的精神所感动。同样的童年,他的童年是多么悲惨,我们的童年不仅没有经历鞭子的味道,也不会看到争夺财产和争吵,仍然那么快乐,整天快乐,衣服,食物张开嘴,每天穿新衣服,但不知道如何珍惜。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高尔基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而我们呢?有这样优越的条件,就要认真学习,以后报恩父母!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生活中的一些挫折,但只要像高尔基一样永不放弃,他就会成功,他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更多精彩的榴莲的自述作文,欢迎继续浏览:榴莲的自述作文